视点丨玄奘寺供奉牌位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凸显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无论是学校、宗教场所,抑或是其他公共机构,都应当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历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形成更加鲜明的历史认知和记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
无论是学校、宗教场所,抑或是其他公共机构,都应当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历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形成更加鲜明的历史认知和记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战犯的名字被供奉在南京的寺庙里,也太过伤害国人的情感。客观来看,此次事件也是一堂爱国主义的教育:我们对历史应该抱以更大的敬畏,那些战犯的名字就应该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遗臭万年,而不是出现在“供奉之位”。
(作者 清波,摘自《红星新闻》)
再比如当值僧人灵松。其对这几位被供奉者几乎全然无知,起初还询问几位被供奉者是吴阿萍的亲属还是朋友。调查报告显示,灵松系1979年9月生、初中辍学,这个细节或许也部分解释了事件的起因:当值僧人对历史的了解可能极其淡薄,对几个恶名昭彰的名字完全不熟悉。玄奘寺本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7月24日晚间,“南京发布”公布南京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经查实,供奉者吴啊萍是一位90后,供奉目的是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战犯的罪行,遂产生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在接触佛教后,产生了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错误想法。目前她已被刑事拘留。
从2018年供奉开始到2022年牌位被发现,这么长时间该寺对此毫无察觉,还是在游客寻找牌位时方才发现了问题。而得知后也选择了第一时间将此事按下,而非及时报告。这也体现了某种认知错位,似乎没有将这种挑战大是大非之举当一回事,企图侥幸蒙混过去。
这些都凸显了加强历史教育的必要。对那些战犯抱以怎样的态度,在当代我们该如何奋发图强,这些都应当形成更加牢固、确定的社会共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当然免不了各种偶发因素,也可能出现因为特殊状况而挑战这种社会共识的人,但如果社会整体有一个防护机制、有一个更加敏感的历史神经,这样的事件完全不至于成为一起公共事件,而是在一开始即被发现并解决。
比如供奉者吴啊萍。从调查公布的情况看,她似乎有一定的精神问题,并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药。心中有偏执的想法并不罕见,但她选择的解决之道却让人迷惑:将战犯和曾经救助过中国人的魏特琳女士一同供奉起来——这体现出其历史认知的模糊。
南京日报视频截图这份调查结果基本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讲清楚了。很显然,这是一个在错误认知引导下的荒唐行为,又极大了刺痛了公众的民族情感。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依然有值得进行公共反思之处。
文章来源:《教育参考》 网址: http://www.jyqks.cn/zonghexinwen/2022/0726/3586.html
上一篇:佳发教育股东减持732.78万股 套现5715.72万 2022年第
下一篇:整顿职场还是挫折教育?《少年派2》演绎00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