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亲子教育类节目扎堆转型回归,翻红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的新型亲子教育类节目更加注重以小见大,直面现下教育的现实难题,注重实用性和服务性。 文 | 余日青 亲子类节目经历了井喷爆发期和严峻的同质化竞争,在《未成年人节目管
文 | 余日青
亲子类节目经历了井喷爆发期和严峻的同质化竞争,在《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发布之后,受到沉重一击。不过,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部亲子教育题材节目播出,卫视和视频平台均有布局。
今年的亲子教育类节目没有了星二代,转而采用“小而美”的制作方式,更加关注实用性、服务性和寓教于乐,找到新突破口的亲子教育类综艺能顺利二度翻红吗?
亲子教育类节目再翻红
政策红线仍高悬
自从2013年《爸爸去哪儿》大火之后,亲子教育类综艺在综艺市场掀起了一阵飓风,《爸爸回来了》《妈妈是超人》《放开我北鼻》等亲子类综艺接连登陆市场。据统计,2014年曾有24档亲子节目登上各大卫视,这些节目大多在收视、口碑和网络热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少也打造成了系列综艺。
2015年新广告法严格规定,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代言广告。2016年总局开始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主要包括“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等内容。随后,亲子类真人秀几乎从电视荧屏消失,一些品牌IP被迫转网。
2018年更被视作亲子类节目监管政策再度收紧的重要节点,网络综艺也难以与观众见面。《爸爸去哪儿6》官方宣布延期,而后历经波折上线芒果TV国际版,同题材节目《想想办法吧爸爸》也是在定档之后又一再延期,到目前仍然没有播出。
2019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公布了第3号总局令《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该《规定》第九条列举了16项未成年人节目中禁止出现的内容,并对未成年人参与节目作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等内容。
广电总局近年来多次出手整肃明星亲子节目,制作方和平台方在政策红线面前更加谨慎。但事实上,亲子教育题材的受众基础一直非常广泛,这从之前的相关综艺的市场表现也能看出。特别是在二胎开放之后,二胎时代的来临,让亲子话题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
综艺节目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实需求进行创作的,面临庞大的亲子教育内容缺口,无论是去年火爆的《小欢喜》《少年派》还是今年翻红的亲子教育类节目,内容作品的不断补充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教育类和母婴类互联网公司在综艺投放领域持续发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猿辅导、作业帮成为许多综艺节目的主赞助商,在线教育APP在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植入榜中名列前茅,这也给亲子教育类节目的制作播出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
制作和播出平台方面,湖南卫视、芒果TV作为国内亲子教育类综艺制播的“鼻祖”和最强阵地,依旧在这一品类上发力不少,今年统计的节目汇总中有近一半来自芒果系。另外,爱奇艺今年也推出了三档亲子教育题材综艺,江苏卫视、北京卫视、腾讯视频和优酷等也分别推出了这一题材的节目。
观察、旅行、体育、演说
亲子教育节目跨界出新招
今年的亲子教育类节目大多是走小而美的路线,体量小受众范围明确,嘉宾方面也更加亲民、增加素人嘉宾的比例。与过去《爸爸去哪儿》引领的亲子类真人秀热潮相比,新一代亲子教育节目不再过多将聚光灯聚焦在明星父母和子女上,而是更多关注家庭和育儿问题,既深度契合现实需求,也尽量不踩政策红线。
表现的内容则是贯穿了亲子育儿的全阶段,从孕期观察到课业教育,除了聚焦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还有祖孙隔代亲观察以及老师与孩子、父母之间的互动。例如爱奇艺计划推出祖孙代际真人秀《小顽皮老顽童》,正在播出的《亲爱的小课桌》则记录观察孩子日常放学后或周末的 “托管”生活。
文章来源:《教育参考》 网址: http://www.jyqks.cn/zonghexinwen/2020/091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