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艺术类研究生经典文献阅读问题的思考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的监督和惩治力度,高等院校自身也普遍将研究生论文质量和学术诚信作为研究生工作的重心对待。但关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等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的监督和惩治力度,高等院校自身也普遍将研究生论文质量和学术诚信作为研究生工作的重心对待。但关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等问题,依然还是公众持续关注的热点。对研究生本人而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术失信,也就更谈不上科研的创新。这就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明明也知道学术失信的惩治制度和结果,为何依然有人还是不断触及红线?仅仅是学生胆大妄为,还是另有隐情?笔者通过与研究生的交流来反思其论文写作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认为论文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其占有文献的能力相关,阅读或涉猎文献的多寡直接影响其知识储备库的可调用能力。如此看来,写作时出现搜肠刮肚、结构松散、难以聚焦、论述乏力、观点不鲜明、理论感弱的现象便不足为奇。因此,从研究生专业文献占有和使用能力薄弱原因分析的视角对相关问题予以回答,虽然不尽全面系统,但多少会有助益。笔者的分析大体从研究生自身主体方面和外在环境诱因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研究生自身主体正确认识的缺位
主观是指被人的意识所支配的一切,内因在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研究生个人对阅读经典的意识不够强烈,不可能对之尽心尽力,精力投入不够,耕耘懈怠,自然在学业上也就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研究生主观上的缺位认识表现为多个方面,大致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对经典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
阅读能提升人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之“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观点,明确点明思维是人的本质,也是其作为人之存在的确证的依据。通过阅读提升思维力是人自我完善的需要。经典著作是前辈学者关于所从事学科研究的学术智慧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他所在时代学术开拓性的思考或是系统性理论的提出。所以,阅读回归经典,是培养研究生基本思维能力和打开学术视野的有效方法。
当下,一些研究生主动求知意识薄弱,获取知识的途径仅只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网络快餐文化。一般任课教师和导师都会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选择经典书目阅读,但学生自身的贯彻力却可堪忧虑。莫说精读,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完一本经典著作都极为困难,总是得过且过,沉湎于速成幻想。殊不知不经此过程,绝不可能获取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专业视野。知识的广度不够和深度欠缺,缘何能够奢求形成系统化认识和敏锐的思维能力呢。阅读经典的重要性不但能够直接惠及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更是提升人格修养方面重要的衡量指标。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在他的知名著作《技术垄断》中将对知识源头和体系的认识上升到“教养”的范畴,他认为:“所谓有教养就是懂得知识的源头和发展,理解知识的体系;就是熟悉最优秀的思想和言论,熟悉这些优秀遗产赖以产生的思想机制和创造机制”①,他的观点反映出欲成为合格的有教养的人,首先就应具备掌握系统知识的能力。由此看来,通过阅读经典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无疑是一条合适的途径。
此外,学术研究过程中最为可贵的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基础。而一些学术问题和研究动机,常常会在阅读典籍的过程中受到激发。相反,缺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本功训练,在学术研究选题时,即便茶饭不思、冥思苦想,也不见得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论题。事实如此,直到要开题,不少研究生还脑袋空空,毫无有价值的研究选题,最后不得已还是要依赖导师给出课题方向。这种结局的消极效应是学生可能对课题毫无兴趣,认识也谈不上深刻,因为终究不是自己认知体系中派生出来的想法。研究起来不知从何入手,吃力异常,久之则逐渐心生厌倦,挫败感滋生。设若平时就重视阅读经典,通过阅读与先哲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启迪,假以时日,终将可以积累可观的课堂上未接触到的知识和能力,顺理成章形成独到的学术思维。因而,论文写作就不会被视为繁重的负担,而逐渐演变成为由主体兴趣所驱使。遗憾的是,当下现实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直到毕业依然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学术研究能力,不能不说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对研究生阅读典籍的要求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二)学习心态浮躁功利
不少研究生缺乏远期人生规划目标,以能够毕业和就业为出发点,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学习精神和学术信念。在当下社会中各种世俗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躁动功利,本末倒置,闲暇时间不是用于静心研学,而是热衷于校外兼职创收等等,难以专注学业的修习。接受课题任务后常常断章取义地截取在字面上相关的资料,忽视原有的语境,拼贴式的堆砌在文章中,至于是否贴切不做深究。论文写作的本旨在于陈述观点和思想,未经深思熟虑的应付式写作仅仅具备了一篇论文形式,但却是无学术价值的文本。这种迫于任务压力的阅读,本身是消极应付的,绝不可比拟那些主动求知而阅读所能产生的知识收获。关于研究的阅读状况,有人曾根据某些高校的研究生阅读情况做过数据分析,研究生的阅读现状为:“对于经典原著,选择‘精读’的研究生不足三分之一(28.6%),更多的研究生倾向于‘浏览’(30.5%)或‘泛读’(26.2%),甚至选择‘随机’(14.7%)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8.1%)、‘学习和考试需要’(37.8%)及‘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28.2%)。”②从以上数据看出,精读文献的研究生人数比例较小,浏览为多。而以缓解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被动读书的占据主流,有学术追求而进行长期规划的学生越来越少。
文章来源:《教育参考》 网址: http://www.jyqks.cn/qikandaodu/2021/0708/2601.html
上一篇:古筝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下一篇:器以藏礼文革瓷及其教育功能研究